言由心生,心裡真的尊重別人才會有善言,這和虛偽是不一樣的。
因為「直」,就可以為所欲為口無遮攔?
因為「直」,就可以信口開河發洩積怨?
因為「直」,所有人都該為他的「不虛偽」讓路?
因為「直」,所有唐突冒失措辭不當都應該被原諒?
這才不是什麼真性情,才不是什麼單純率真。更不是什麼坦誠直率。
這只是一個自私的人,說話不經大腦,無視他人感受,不克制情緒,不顧忌影響,肆無忌憚地只圖自己痛快。
世間從沒有絕對的自由,所有自由都是以約束為前提。
只有童言可以無忌。
年歲漸長就該是彬彬有禮的少年、顧全大局的青年,推己及人的中年。
否則,不懂禮數的熊孩子就被縱容成為動轍甩同學耳光的少年犯,直到成為假摔訛人的壞老人。
成人就該遵循這世界的秩序與規則。
以尊重和善意為前提,才有資格談直爽和率性。
那些自詡為直性子,打著「心直口快」的幌子去無所顧忌地傷害別人的,只不過是自私。
一念起,一念滅。
善意就在這明滅間,已是天壤之分,雲泥之別。
報長閱讀心得:
有些事,孩子做了叫天真,大人做了叫白吃。
明明是同一件事,卻因為年紀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解讀。
這是因為孩子年幼不懂事,所以做了傻事讓人覺得孩子天真有趣,但大人受過教育,思緒應該要成熟穩重,所以若做了傻事,就會讓旁人覺得等同白吃一般。
個性耿直不虛偽是好,但這不代表做人、做事、說話都不用經過大腦,可以肆無忌憚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
病從口入、禍從口出,不會說話沒關係,但要懂得保持沉默,畢竟言語說的好會使人愉悅,但若說的不好,就如同一把殺人的刀,直往人心裡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