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5年,人們發現,牛津大學有著350年歷史的大禮堂出現了嚴重的安全問題。
經檢查,大禮堂的20根橫樑已經風化腐朽,需要立刻更換。
每一根橫樑都是由巨大的橡木製成的,而為了保持大禮堂350年來的歷史風貌,必須只能用橡木更換。
在1985年那個年代,要找到20棵巨大的橡樹已經不容易,或者有可能找到,但每一根橡木也許將花費至少25萬美元。
這令牛津大學一籌莫展。
這時,校園園藝所來報告,350年前,大禮堂的建築師早已考慮到後人會面臨的困境,當年就請園藝工人在學校的土地上種植了一大批橡樹,如今,每一棵橡樹的尺寸都已遠遠超過了橫樑的需要。
這真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消息!
一名建築師350年前就有的用心和遠見。
建築師的墓園早已荒蕪,但建築師的職責還沒有結束。
如今,這樣一個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?
盡可以去聯想一系列的詞彙——可持續,資源,長久,環境,但這些都顯太弱。
可能,只有一種力量會持續,那就叫「責任」。
報長閱讀心得:
什麼樣的責任視野高度,才能讓一個人看到350年後所出現的問題,並預想解決的辦法。
現今有太多太多的人,只看短利卻無遠見,遇到問題思考的只是如何解決眼前問題的辦法,卻沒去思考這種辦法會不會種下更多的問題,有些問題雖在眼前沒事,但在不久的將來爆發後將產生更大的問題。
就像關閉核電,改由火力發電,是解決了核廢料的問題,但相對的造成的空氣污染更為嚴重,結果造成,挖東牆補西牆,東牆補好了,換西牆壞掉了,補來補去問題沒解決,反而愈補愈大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