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職員拿著應聘人員的資料,進入經理的辦公室。
職員:「經理,這是今天要面識的人員履歷,您看一下吧。」
經理:「一共多少人啊?」
職員看了看手中的名單:「大概十幾個人吧。」
經理笑了笑說:「你數一下。」
職員一聽,愣了一下後,趕忙算了一下:「報告經理,一共20位。」
經理:「依部門分類一下。」
職員一聽,將手中的應聘履歷,依照應聘的部門做分類,完成後回報:「經理,已經分好了。」
經理:「再依應聘的職稱做分類一下吧。」
職員一聽,只好再將手中的履歷,依職稱又做了一次分類,完成後回報:「經理,我分類好了。」
經理:「按勝任度分下序。」
職員應了一聲,好,就趕忙得將手中的名單再排序一下後回報給經理。
經理:「那些是不錯的,用紅筆標註一下。」
職員聽後,只好再將履歷拿回去做標註:「經理,標註好了。」
經理看了看職員手中文件:「用文件夾夾起來吧。」
職員一聽,就有些不耐的說:「經理,你能不能一次說完。」
經理:「是你一次次做不好,而我只能一步步教你。」
報長閱讀心得:
做人有分層次,做事亦同。
有些人的要求不高,有些人吹毛求瑕,你認為做完了,對方卻認為你沒做好,這都是因為每個人對「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做完」這件事的認知不同。
在這裡就不談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完成,而是換個角度思考。
人與人之間都有距離,一種心與心之間的距離,要縮小這種距離的方法有二種:
一種是:你有很棒的吸引力,讓人想主動接近你,如:才華、外貌、性情、權勢、財富…等等。
一種是:你的言行或服務很貼近對方的心。
貼近對方的心,不外乎就是「超越對方心中的標準」,就像一分錢能買到二分貨,俗又大碗超出了客戶的預期,那麼生意不興隆也難。
這個社會是適者生存,面對各種競爭,人要不斷的進步,才不會被殘酷的社會所淘汰。
一分錢一分貨,是天公地道,但當大家都做一分錢能買二分貨的生意時,不是你沒做好,而是其他人做的更好,你漸漸的被你的客戶所淘汰了。
殘酷的社會,只有競爭,沒有所謂的公平。
今天職場可以讓你高喊公平,並不是因為社會是公平的,只不過是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尚未出現,你才有殘喘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