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年夜的晚上,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,正準備關店,趕去和朋友一起聚會。
收拾桌子時發現剛走的客人遺留下了一隻手機,趕緊拿起手機追了出去,卻已不見客人的身影。
知道遺失手機的人會有多麼緊張,就延遲關店,看客人會不會發現手機不見回來找,也因此錯過了和朋友的聚會。
一小時後,終於等到失主,沒想到他只是點了下頭,連聲謝謝都沒說,拿著手機就走了,心裡不禁有些不舒服。
後來的幾天,店裡的客人突然多了起來,好奇一問下,才發現他們都是同一家公司,而他們的老闆正是那天的失主。
有些人不善言詞,但並不會因此遮住他們善良的光輝。
報長閱讀心得:
人的心境有分幾種:
最下層的心境是:為了自身利益才為善,助人是為了有利益上的回報。
中層的心境是:知道人都有困難的時候,助人不求回報,只需一句謝謝,就能感到快樂和有成就感。
上層的心境是:深知施比受更有福,因自己有能力可以助人而感到快樂。
為善並不是要他人報恩,只需一句謝謝就能讓人覺得倍感溫馨、快樂。
但若當人的心境再往上一層時就會發現,為善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回報或稱讚,而是因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助他人,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到快樂。
冤不怒,譽不喜,人要活在自己的心中,而不是活在別人的嘴上,原本助人就是一件快樂的事,但若因為對方沒有道謝,而心情不愉快,那麼助人反而讓自己陷入人生八苦中的「求不得」。